客服热线:0595-86811139

福建石材矿山 未来路在何方

2015-06-25 09:18 浏览:89155 评论:0 发布:139石材网   


矿山烽火录——谁点燃了导火索

然而,眼前所见只是一个缩影。或者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倒在全国范围内声势浩大的清矿行动中的牺牲品。中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2013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提出2013年整顿关闭非金属矿山5000座任务,并指出当前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关闭的进度差别很大;非煤矿山“多、小、散、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导致的事故比例仍居高位,非金属矿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福建省作为石材出口大省,拥有石材企业5000多家,规模企业年产值达300多亿元,石材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65%,在这次清矿行动中更是成为众矢之的。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2012年晋江市将整体退出石材开采业;2013年,德化县、泉州台商投资区整体退出石材开采业;2015年,泉港区、南安市、惠安县整体退出石材开采业;2015年前泉州市关闭所有饰面石材矿山。

所以,682矿山的败落只是不可抗力因素下的冰山一角,全省范围内同样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可是,已然成为规模的矿山开采产业为何要如此破釜沉舟地进行整改?我们可以从石井镇初见端倪。

作为南安市三大石材重镇中拥有自有矿山的石井镇,全镇拥有近400多家矿山开采企业,1500多家石材企业,从事矿山开采及关联产业人员5万余人,石材产业年产值达60亿元,年创税收3.6亿元,税收占全镇税收比例高达80%。然而,在这场清矿行动中,无论是大型矿山或者是家庭作坊式加工厂,只要是无证经营的,均遭到清理,绝大部分的矿山在这次的行动中都未能幸免。石井镇国土所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石井镇已成立了由国土所、林业站、环保站、供电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工作小组,全年组织强制取缔行动51天次,出动车辆189车次,出动931人次,累计强制拆除航吊设备223套、土吊设备24套,切断拉索1338条,捣毁动力装置662台,毁坏及没收空压机1265台,切断矿山非法供电电源13处。截至目前,石井镇300多个无证开采矿山的企业已全部被关停;原本石井有80多家持证开采企业,由于开采证到期未予延续也都陆续被关停了,现只剩6家持证企业还在进行采矿作业,而到2015年这6家企业也将全部被关停。该负责人表示,石材业长期对环境的污染、安全隐患、粗放式的经营等难题是石井镇力推“禁矿令”的主要缘由。

“曾经我们熟悉的风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竟成了奢侈……”石井论坛某位网友道出了石井人民心中的痛。在漫天的粉尘和漫山遍布的瘌痢头般的石窟中,石井渐渐地失去昔日的面容。几台机器、几个工人、几亩地就组成了一个企业,石井人依旧依靠粗放的生产与经营模式,使得石井镇的石材业走上了中低端路线。尤为令人扼腕的是,高质低值生产模式微薄的利润之下带给石井的却是满目疮痍的山体以及日益恶化的环境。在我们赶往矿山的路上,沿途散落着密密麻麻的碎石块、石粒;本该是汩汩清水的溪流此刻却流淌着奶白色的石浆水,石井就像是病入膏肓的患者的经脉一般,连血液都无法畅通。

“采石、石材加工产生的废水没有处理就直接排入溪流、农田,废料随处堆放,这种现象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出现,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石井的一名村民这样对本刊记者说道。

除了污染的问题之外,山上的采石作业更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石井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包山到户”采矿模式,时间一长便渐显颓势,各个矿主不管不顾地“掘地三尺”,人为造成了难以计数的“天坑”群,为后续采矿埋下重重隐患。在682矿山上,我们见到了那深不见底的矿井,浅则数十米,深达数百米。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天坑”在石井镇超过200个,在晋江、惠安、石狮、南安等地共有超过700多个的“天坑”。这深深浅浅的石窟之间狭窄的道路,曾经是那群开矿工人维持家计的活路。曾几何时,他们小心翼翼地踩在这些小道上,沿着横亘半空的铁梯子,一点一点艰难地进行剥岩工作。在整个泉州市范围内,每年因为这些“天坑”的造成的安全事故便有30起之多。

本文导航: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石材产品如何避免恶性竞争?品牌化标准化

上一篇:

石材怕水,应该如何清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stone139@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