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95-86811139

什么是内卷,石材行业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能否打破内卷向外卷呢?

2025-10-23 10:42 浏览:796 评论:0 发布:139石材网   
核心摘要:一、什么是“内卷”?“内卷”(Involution)是近年来广泛传播的社会学术语,最初源于人类学研究(如格尔茨对爪哇农业的观察),后被引申至经济、社会领域,描述一种资源有限条件下,群体因过度竞争导致整体收益未提升、个体投入与回报失衡的“内耗性竞争”状态。其核心特征包括:存量争夺:市场或资源总量固定,参与者无法

一、什么是“内卷”?

“内卷”(Involution)是近年来广泛传播的社会学术语,最初源于人类学研究(如格尔茨对爪哇农业的观察),后被引申至经济、社会领域,描述一种资源有限条件下,群体因过度竞争导致整体收益未提升、个体投入与回报失衡的“内耗性竞争”状态。

其核心特征包括:

  • 存量争夺:市场或资源总量固定,参与者无法通过扩张增量获利,只能挤压同行;

  • 同质化竞争:企业/个体依赖模仿而非创新,陷入“价格战”“低水平重复”;

  • 收益递减:整体效率或利润未提升,甚至下降,但参与者被迫持续投入(如加班、压成本)。

例如,教育领域的“鸡娃”、互联网行业的“996”内耗、制造业的“低价抢单”均属典型内卷。

二、石材行业的内卷现状:为何陷入“内耗”?

石材行业(尤其是建筑装饰石材)近年因房地产下行、基建增速放缓、环保政策趋严等因素,需求端收缩,叠加供给端产能过剩,内卷特征显著,具体表现为:

1. 低端产能过剩,价格战频发

国内石材产能长期过剩,中小企业占比高(约80%),产品集中在中低端(如普通大理石花岗岩板材)。需求不足时,企业为抢订单竞相压价,毛利率从早年的20%-30%降至5%-10%,部分企业甚至亏损运营。

2. 同质化严重,创新动力不足

多数企业依赖“模仿式生产”,产品设计、工艺、服务高度趋同,缺乏差异化竞争力。例如,工程板、家装板的规格、花色高度相似,客户选择仅基于价格,而非品牌或技术。

3. 资源依赖与环保压力叠加

石材开采受限于矿山资源(部分区域禁采)和环保政策(如粉尘、废水排放限制),企业需投入更高成本改造设备,但因产品附加值低,成本难以转嫁,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4. 产业链条短,附加值未释放

行业多停留在“卖原料/粗加工”阶段,设计、安装、售后等增值服务缺失。对比意大利、西班牙等石材强国(其产品含设计、品牌溢价,毛利率可达50%以上),国内企业仍处于产业链底端。

三、石材行业能否“向外卷”?破局路径在哪里?

“向外卷”本质是突破内卷的封闭竞争,向外部市场、新价值空间或更高维度竞争转型。石材行业虽面临低迷,但仍有机会通过以下路径“向外突围”:

1. 向“海外市场”外卷:抓住全球需求与“一带一路”机遇

  • 全球石材需求分化: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对高端石材(如天然大理石、定制化装饰石材)仍有稳定需求。例如,中东基建(如沙特“新未来城”)、欧洲高端住宅翻新项目对天然石材的偏好强于人造材料。

  • 中国企业优势:国内石材产业链完整(开采、加工、运输),成本控制能力强,可通过海外设厂(规避贸易壁垒)、参与国际展会(如意大利维罗纳石材展)、对接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拓展出口。

  • 案例参考:福建水头、山东五莲等石材产业集群已通过海外仓、代理制等方式,将产品打入东南亚、中东市场,部分企业出口占比超30%。

2. 向“高附加值”外卷:从“卖材料”转向“卖解决方案”

  • 产品升级:开发功能性石材(如抗菌、防滑、自清洁石材)、复合石材(与金属、玻璃结合)、超薄/超大板(满足现代设计需求),提升技术门槛。例如,部分企业研发的“岩板”(厚度≤6mm的大理石板材),因轻量化、易加工特性,在定制家居领域溢价可达传统板材的2-3倍。

  • 服务延伸:从单纯卖石材转向“设计+加工+安装+售后”一体化服务。例如,与室内设计公司合作,提供“石材选品-空间设计-施工落地”全流程服务,绑定客户需求,增强粘性。

3. 向“数字化”外卷:用技术重构效率与体验

  • 生产端智能化:引入数控切割、AI排版(减少石材损耗)、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打磨),降低生产成本。例如,某头部企业通过智能排版系统,将石材利用率从60%提升至85%,单平米成本下降20%。

  • 销售端数字化:利用VR/AR技术打造“云展厅”,让客户在线预览石材应用场景(如客厅、厨房效果);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如家装偏好、工程规格),精准匹配产品,减少无效沟通。

4. 向“绿色化”外卷:绑定政策与消费趋势

  • 低碳转型:响应“双碳”目标,推广绿色矿山(生态修复)、清洁能源加工(光伏/风电供电)、循环利用(石材边角料制成人造石、石粉制砖),获取政策补贴(如环保税减免)和B端客户(如绿色建筑项目)的优先采购资格。

  • 健康属性:强调石材的天然环保性(无甲醛、放射性达标),针对高端家装市场推出“健康石材”系列,主打母婴、养老等细分场景,提升溢价能力。

5. 向“跨界融合”外卷:链接新场景与新需求

  • 文旅融合:依托矿山资源开发工业旅游(如石材博物馆、开采体验),或与景区合作提供景观石材定制(如园林步道、雕塑),拓展非工程类收入。

  • 艺术赋能:联合艺术家、设计师推出限量版石材艺术品(如雕刻石材、装饰画),切入收藏与高端礼品市场,提升品牌调性。

四、结论:“向外卷”的关键在于“主动破局”

石材行业的内卷本质是存量竞争下的同质化内耗,但“向外卷”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关键在于企业能否跳出“价格竞争”的舒适区,通过市场扩张(海外)、价值升级(高附加值)、技术赋能(数字化/绿色化)、跨界融合等方式,重新定义竞争边界。

对于行业而言,若能通过协会引导(制定标准、避免恶性竞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转型)、中小企业差异化生存(聚焦细分市场),石材行业完全可以从“内卷困局”走向“外延增长”。毕竟,天然石材的不可替代性(质感、文化属性)仍是其长期竞争力所在,缺的只是“换个赛道竞争”的勇气与策略。


下一篇:

土耳其紫罗红大理石:优缺点、国内应用及高端化潜力分析

上一篇:

土耳其进口紫罗红石材:奢石界的“浪漫紫韵”指南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stone139@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