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95-86811139

2014南安石材企业生存现状分析

2014-03-24 15:15 浏览:90631 评论:0 发布:每日经济新闻   


被矿山“绑架”的石企/

在2008年之前,国内的石材行业可以说是“暴利”时代,当时行业的毛利率能够超过50%,而水头石材产品也被国外客商熟知。不过,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大量小企业涌入。此外,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开始向上游资源延伸,以控制资源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介绍,南安石材的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在过去市场行情好时,南安企业纷纷抢占国外优质石矿。在掌控上游矿产资源的战略部署下,很多企业都跟国外矿山签订了长年的协议,不论生产和销售情况怎么样,每年甚至每个月进口的荒料石都是基本定量的,有的还是逐年递增的。

然而,随着国际需求的下降,这种模式就出现了问题。大量荒料照样进口,而需求订单不足,变成了库存积压,石企成了“被绑架”的状态。不过,在刘良看来,好的矿山依然还是稀缺。

根据陈耀东的调查,水头石材高端市场,也就是售价在500元/平方米以上的被控制在不到12家的企业手中。而在石材行业的阵痛期,最艰难的还是小型的石材生成加工企业。

福建本身是石材资源较为丰富的一个省份,在石材行业粗放式发展的初期,石材企业到处挖矿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泉州市废弃石窟远超600个,主要集中在沿海的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等地。

按照泉州市政府的要求,在2015年前将全部关闭所有饰面石材矿山,实现整体退出。目前,除惠安、泉港、南安有少量采矿许可证未到期的矿山外,其他县(市、区)的饰面石材开采全行业退出。根据泉州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年,晋江市整体退出石材开采业;2013年,德化县、泉州台商投资区整体退出石材开采业;2015年,泉港区、南安市、惠安县将整体退出石材开采业。

刘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石材行业的发展已经逐渐呈现出“近化原则”。运输成本给石材企业造成较大的压力,一些石材企业就选择在矿山所在地设立加工工厂,然后就近出口、发货。

在资金压力下,一些有实力的石材企业也开始涉猎房地产,如英良等。“房地产只是少部分涉及,主要目的是能够较快回笼资金。”刘良表示。

本文导航: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石材加铜条防止发绿的方法

上一篇:

雨花石的化学成分及形成原因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stone139@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