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当制度变革撞上产业洗牌,石材人的“危”与“机”在哪里?
最近,房地产行业“三金合并”“取消预售制”等政策频出,市场普遍认为行业寒冬已至。但作为深耕建筑产业链的石材人,我们更应该思考:这场深度改革背后,哪些领域即将爆发新需求?石材行业如何从“存量厮杀”转向“增量创新”?
答案藏在政策关键词里:绿色化、品质化、民生升级。 这正是石材行业突围的黄金窗口!
一、住房品质革命:石材的“高端化”春天来了!
政策信号: 住建部“好房子”新标准强制推行,层高、隔音、适老化等要求全面升级,绿色建筑、智能家居成为标配。
石材机会:
高端市场井喷:新建住宅对大板岩板、奢石、生态石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激增,石材从“建材”升级为“空间美学载体”。
旧改万亿蓝海:全国中小城市存量房改造加速,外墙干挂石材、室内艺术地坪等细分领域需求爆发,2024年旧改投资已超5万亿元。
适老化刚需:4层以上住宅强制安装电梯,石材防滑地砖、无障碍通道石材设计成标配,银发经济催生千亿市场。
案例: 某福建石材企业转型做“适老化石材解决方案”,2023年旧改项目订单增长300%,利润率提升15%。
二、预售制终结:倒逼房企“精工时代”,石材回款风险降低!
政策信号: 全面取消预售制,房企必须现房销售,资金链压力倒逼工程效率提升。
石材机会:
B端账期缩短:现房销售模式下,房企更倾向选择质量可靠、供货稳定的石材供应商,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减少。
标杆项目红利:头部房企为打造“交付口碑”,将加大高端石材使用比例,如高端楼盘大堂岩板背景墙、园林景观石材定制。
供应链话语权提升:石材企业可要求预付款比例提升,或通过“材料+施工”总包模式锁定利润。
策略建议: 中小石材厂可抱团与区域龙头房企合作,提供“高性价比+快速交付”服务,抢占细分市场。
三、“三金合并”引爆基建狂潮,石材成“稳经济”压舱石!
政策信号: 公积金与养老金、年金合并,释放超10万亿存量资金,基建投资将成为稳增长核心抓手。
石材机会:
重大工程订单爆发:水利、高铁、机场等基建项目重启,石材在隧道衬砌、桥梁墩柱、市政广场等领域需求激增。
新基建增量空间:数据中心、充电桩站等新基建项目对防静电石材、耐腐蚀石材需求激增,利润率远超传统市场。
区域发展红利: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跨区域石材物流网络布局企业将抢占先机。
数据佐证: 2024年1-5月,全国建材类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其中石材加工行业增速达18.6%。
四、石材行业的“破局三步走”:技术升级、模式转型、圈层重构
技术升级:
投资数字化切割、环保染色技术,降低能耗30%以上,契合“双碳”政策。
开发“石材+智能”产品:如嵌入光伏板的岩板外墙、物联网感应石材地砖。
模式转型:
向“服务商”转型:提供石材设计、安装、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利润率提升50%。
切入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基建配套,如风电塔筒防风蚀石材涂层。
圈层重构:
与建筑设计院、装修公司共建“绿色建材联盟”,抢占高端项目话语权。
通过抖音、小红书打造“石材美学IP”,直接向C端消费者输出品牌溢价。
结语:没有夕阳产业,只有错配的思维!
当房地产从“高周转”转向“精细化”,当政策红利从“钢筋水泥”转向“绿色智造”,石材行业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那些提前布局高端制造、绑定基建投资、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必将在新一轮洗牌中成为“剩者为王”。
石材人,准备好迎接属于你们的“品质革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