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品牌遂昌红石材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最后更新2025-09-25 09:32 |
浏览次数7 |
浙江遂昌红矿山
浙江遂昌红矿山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花岗岩资源基地,以其独特的红褐色花岗岩(国家编号 G3338)闻名,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古建修复和景观装饰。以下是该矿山的详细情况: 一、矿山概况 地理位置矿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云峰街道连头村,距县城东北方向约 15 公里,交通便利,公路、水运、铁路可直达全国各地。矿区范围 3.76 平方公里,核心开采区面积 1 平方公里,地质结构稳定,矿体无色差、无暗裂,整体性优异。 资源储量花岗岩储量超 4400 万立方米,开采期限长达 30 年。2024 年新出让的下马村矿区资源量达 5570.6 万吨,设计年产能 950 万吨,由国企遂昌经盛新能源有限公司主导开发,确保长期稳定供应。 二、开采与加工 开采工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依托燕山晚期侵位的云峰岩体(整体性好),通过金刚石绳锯切割和大型装载机作业,成荒率高达 80% 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矿区配备数百台数控锯切设备,年加工能力超 60 万立方米,可快速响应大型项目需求。 加工产业链矿山山脚的连头石材加工园区占地 300 亩,建有 6 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污水处理厂和智能化生产线。加工工艺涵盖切割、火烧、荔枝面、喷砂面等,可定制最大 3000×1500mm 规格板材,满足路沿石、地铺石、仿古石等多样化需求。 三、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矿区通过覆土改造、植被种植等措施,累计投入 2100 多万元用于生态保护,绿化率超 90%,600 余亩经济林和 20 多万株树木构建起天然氧吧。废弃矿洞和工业零件被改造为艺术装置和矿山公园,实现 “工业锈带” 向 “生活秀带” 的转型。 污染治理 废水处理:加工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厂,采用 “沉淀 + 过滤 + 生物处理” 工艺,实现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率超 95%,重金属和悬浮物排放优于国家标准。 固废利用:废石粉由浙江昊峰建材有限公司回收,年消纳 42 万吨,用于生产新型墙材,实现零排放。 粉尘控制:矿区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切割车间配备高效吸尘系统,有效降低 PM2.5 浓度。 四、政府监管与安全生产 严格监管体系实行县、乡两级政府领导包保责任制,县级领导每年至少 2 次现场检查,重点督查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矿山需定期向应急管理部门提交安全评估报告,并接入省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实时监测。 安全措施开采区设置智能预警系统,监测边坡稳定性和设备运行状态;员工需通过三级安全培训,配备防尘口罩、安全帽等防护装备。2023 年,遂昌县组织专家对矿山开展 “体检式” 检查,整改隐患 30 余处,安全事故发生率连续五年为零。 五、市场与应用 市场地位遂昌红石材年产值超 50 亿元,带动就业超 1.2 万人,产品覆盖全国 20 多个省份,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市政工程中占有率超 30%。杭州 G20 峰会、亚运会部分地标性项目均采用遂昌红石材。 典型案例 古建修复:浙江遂昌王村口红色景区的宏济桥、天后宫等遗址修缮中,采用遂昌红仿古石通过火烧面与手工敲边工艺,还原明清石板路的古朴质感。 市政工程:杭州世纪大道、迎宾大道等主干道的路沿石和地铺石均选用遂昌红,其红色标识性强且耐长期风化。 六、未来规划 产能提升 下马村矿区投产后,预计 2026 年全县花岗岩年产能突破 1500 万吨,进一步巩固华东地区供应中心地位。 绿色转型 推动 “矿山开采 - 石材加工 - 固废利用 - 文旅融合” 全产业链升级,计划建设矿山博物馆和研学基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七、参观与合作 矿山及加工园区对外开放,可预约实地考察。合作企业包括遂昌振鑫石材,提供从荒料开采到成品安装的一站式服务,运输周期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3-5 天。
¥50.00/平方米
¥50.00/平方米
¥50.00/平方米
¥50.00/平方米
¥50.00/平方米